当年嫌早的商业地产短租,也乘上了新零售之风

  • A+
所属分类:快讯信息

成立于2012年的YUNSPACE,在2018年2月宣布获得来自芳晟、联峰等资本的B轮投资。单从时间来看,从创立到B轮,与近年兴起的诸多创业公司相比,实在是不算快。

未来逻辑

2015年获得A轮融资时,YUNSPACE创始人丁武萍就表示,他们并非一家快公司。YUNSPACE成立之初便是「商业空间服务平台」,简而言之,通过网络连接空闲的场地和有需要的商家。这一模式,在中国风险投资方兴未艾的2012年,显然不易为资本理解与接受;不过,在快闪公司纷纷涌现的今天,我们大概要感慨丁武萍有其先见之明,虽然她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最开始做的时候,虽然市场不大,但需求确实存在,不然我们也不可能坚持这么久。2016年开始,我们的价值被更多人发现(消费升级),因此在规模已经比较大的状态下,仍然维持了很快的增长速度。创立那几年每年都是100%以上增速,现在也是。

创立YUNSPACE之前,丁武萍做的事情与如今的YUNSPACE有几分相似,只是与互联网的关系没那么大。YUNSPACE的办公室位于上海红坊创意园,丁武萍工作的第3年,便参与了这一项目的策划。在她手下,许多废楼、废厂得到重新设计,在当今的商业市场中继续发挥作用。

但丁武萍很快也意识到自身工作的局限性。首先,寻找地产、规划地产再去租售、运营,是一个周期长、成本高的工作,虽然谈不上风险很大,但效率并不算高。其次,人为的开掘总是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兴建一个项目的过程中,总有客户会看上还未动工的场地,而传统地产商很难做到快速反应。

丁武萍认为互联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个问题,便离职创建了YUNSPACE。这一项目起初的形态非常简单,就是连接商家与场地,把丁武萍在工作中发现、接触、归纳的闲置场地放到网站上。她非常明确地知道需求存在,因为哪些客户曾经青睐哪些场地,她全部都有记录。

就这样,利用上一份工作的积累,YUNSPACE顺利开张。由于与传统地产商相比,身为平台的YUNSPACE资产极轻、反应快速,很快便将业务在上海拓展开,拿到了不少订单。在收入稳健的状态下,丁武萍于2013年收获天使轮融资,并凭借手中的资本走出上海,在北上广深全面开花。彼时的YUNSPACE还没有深入二三线城市的意愿,主要因为市场对商业场地的需求仍然集中于一线城市。

在流量红利仍存在的前几年,除却预算充足的大品牌,小公司通常选择「把钱花在刀刃上」,对线下场地的需求有限。但随着红利衰退,马云一声号召,各路人马纷纷将眼光瞥到线下。

此外,消费升级也导致消费者愈发注重「体验」。而这些,都是YUNSPACE几年来一直在准备的。

从场地到场景

如果说消费升级的曙光出现在2016年,那么YUNSPACE拿到A轮的2015年,也刚好早了那么一步。丁武萍在2015年启动了YUNSPACE的第二形态——提早运营有潜力的场地,让场地以最合理的价格迎接客户。简单来说,就是以3~5年为期,「长租」受欢迎的场地;这样,在客户来「短租」时,就可以更低的成本出手。

在丁武萍看来,这大概是一种平衡。从前的纯粹轻资产的模式很灵活,但能够提供的服务不够好,比如价格肯定会偏贵。而完全变成地产商那样,拿地、改建、装修,则又会走回以前的老路。因此,A轮阶段的YUNSPACE,不再停留于创立之初的中介模式,而开始做一个服务健全、负责任的平台。

不过,随着YUNSPACE规模逐渐增大、能力逐渐增强,如今的丁武萍也开始尝试一些「重」的玩法。当然,一切的背后仍是市场驱动——对于想方设法提升体验的大品牌,对于开始重视线下推广的小客户,成本也许不再是最关键的问题。

我们总在新零售中提到人、货、场概念,YUNSPACE深耕的正是「场」这一部分。丁武萍说,如果说从前的YUNSPACE为客户的商业活动寻找合适的场地,那么2018年开始便要打造独特的场景。

亲自下场运作,如果只从场地自身的属性,比如商场、餐厅、酒店、写字楼等出发,那么就还是「场地」的思维,而非「场景」的思维。YUNSPACE需要明白客户的真实目的。想要招揽什么样的人群,是学生,是大爷大妈,还是媒体记者?营造什么样的体验,神秘,奢华,抑或家的感觉?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口碑,拉新,甚至直接创收?

新时代的商业空间,客户与平台都必须深入参与。平台自身要搞清楚定位:既不能做个信息中介、甩手掌柜,不给客户提供最需要的服务;也不能大包大揽,反应缓慢,将过多精力集中于少数项目。这不是件容易事,所幸,不管是丁武萍个人的经验,还是YUNSPACE这些年的经历,都为他们初步尝试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YUNSPACE目前确立的场景包括快闪、电竞、艺术、音乐、市集等八种,也分别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大型原创体验场景,容纳多种设施、横跨多个类型的「野岛」,电竞场景「竞空间」,快闪场景「YUNSPACE UNION」「咖啡快闪」等。

值得一提的是颇具尝试意味的「蜂巢迷宫」。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在广场上搭建的收费迷宫。不过,丁武萍表示,与当初预计的「试一试」不同,蜂巢迷宫颇受好评,叫好又叫座,票价已经收回成本,成为了一个盈利项目。


标准需求

如果只从需求出发,品牌自己无疑最了解自己的活动想搞成什么样,因此需求什么样的场景。既然如此,YUNSPACE之类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又有何种意义呢?

对此,丁武萍的解释相当谦虚。她说,她并不认为品牌一定要寻求YUNSPACE等平台的帮助,YUNSPACE的存在,更多是为了品牌节省效率,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但事实可能没那么简单。随着线下体验愈发升级,没有企业再愿意让自己的活动显得「low」「土」,场景本身的构建正在成为越来越专业的工作。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电竞赛事场馆的设置。YUNSPACE从创立初期便在为许多电竞赛事寻找合适的场馆,更于去年为英雄联盟S7总决赛在武汉、广州及北京鸟巢分别布置了顶级场馆。

这可不是个容易事儿。万人级别观看的电竞线下赛,场馆需要有几层?十万人级别呢?隔音棚怎么搭建,选手通道怎么布置,空调开是不开,大屏幕朝向哪些角度,音响安在什么位置?

任何一个电竞迷,如果在21世纪初便在线下观看过电竞比赛,可能都怒骂过「垃圾场馆」。即便到了2016、2017年,对许多赛事「买了票根本看不到屏幕」「完全听不见解说声音」的吐槽仍比比皆是。一些主办方抓瞎的赛事,甚至出现过选手抱怨隔音房通风不畅,无法正常比赛的严重问题。

电竞只是一个例子。歌唱家、乐队办音乐会,场地不难处理;如果要办音乐会的品牌就压根儿不懂呢?会玩儿的快闪店,能开店两天覆盖成本、大赚特赚;不会玩儿的,快闪就是「赔本赚吆喝」。

从3年前开始,YUNSPACE便致力于标准化服务的构建。在场景思维形成后,丁武萍更是将平台积累的经验视作珍宝。「良好体验的第一步,肯定是实用。」场景必须要满足品牌活动起码的需求,而随着体验升级、市场细分,这一工作的专业程度也将日益凸显。

围绕标准化的努力仍将在YUNSPACE延续。至于让人眼前一亮的「自营空间」,虽然很受资本关注,丁武萍却表示「那并非YUNSPACE2018年的重点」。就此看来,即便在规模较大、垄断场地较多的今天,YUNSPACE也仍然自居服务性的平台。也许就像丁武萍所说,一开始就是为了需求而出现,如今也不会因为「风口」而「上天」。

同为创业公司也想求报道(请猛戳这里或加编辑微信 zy514035492 )?只要你们对产业正在产生影响、或未来可能有颠覆效应,就都是我们的关注对象——无论大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天使不投资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4464.html
,,



from www.huxiu.com.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