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会,第一乐章结束后鼓掌是不可接受的吗?

  • A+
所属分类:知识科普

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经常访问古典音乐的论坛。我发现古典乐迷们有一种很错误的倾向就是把“菜鸟”排除在外——通过不断地显示自己听得懂更艰深的曲目,通过鄙视乐章间鼓掌等等。事实上,西洋古典音乐进入中国的普罗大众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在那之前都仅限于音乐学院。八十年代,年轻小伙子如果满口贝多芬、肖邦什么的,就似足以让小女生沉迷。刚有直到刚有网络和BBS那会儿,论坛上也充斥着那种“听乐心情”的散文,听了一曲贝多芬的什么,就写一段带有幻想性质的散文。再后为,大家不满足于“我听贝多芬了”,于是有人自诩听德沃夏克。再后来就是“老柴”[1]。再后为就是肖斯塔科维奇[2]了。这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二十年来古典音乐在中国的普及,但是这种拿古典音乐作为标签来标榜自己高雅的风气事实上又说明古典音乐在中国的并非真正在普及。它只是像香奈尔之类的国外奢侈品牌一样满足中国穷人特有的虚荣心罢了。



很自然,“乐章间鼓掌”问题也是最频频用来嘲笑他人“大乡里”、“没见识”的句柄。但是所有这些不求甚解的庸人们都不去追究“乐章间为什么不能鼓掌”。因为古典音乐不是在中国产生和发展,中国人并不天生听得懂古典音乐。而鼓掌本身是基于欣赏的基础上的自发行为。





我也是中国人,我应该也并非天生听得懂。所以我的见解并不权威。但是我大致能说说乐章间为什么不能鼓掌。既然有“为什么”,那就一定有例外情况。先讲讲例外的情况。欧洲听众也有乐章间鼓掌的时候。D. Oistrakh在con­cert演奏柴D[3]的录像,听众在第一乐章之后大肆鼓掌,而且看起来这也没出乎台上的Oistrakh和指挥的意料之外,似乎就该鼓掌。I. Perlman的柴D录象也是如此。但是我扪心自问,这些鼓掌也合理,并不损坏欣赏的气氛。我想这也许是因为柴D这个作品本身允许把乐章拆开来听。私下里经常把第一、第二和第三乐章单独演奏,也并不影响欣赏[4]。就算是要演奏演奏整个作品,由于作品太过著名,在演奏之前,无论是演奏者还是听众都已经知道该曲有一个怎样的第一乐章,一个怎样的第二乐章和一个怎样的第三乐章。也在其他场合听过把这些乐章单独改编的作品[5]。因此在听众方面就很难排除是仅仅冲着第二乐章来听的而不惜“暂忍”第一乐章;在演奏者方面,也会有把各个乐章当作“堡垒”来一一“攻克”的心情。乐章间,演奏者松口气,听众鼓掌,这都顺理成章。但是有些曲目是很难这么做的,尤其是室内乐,或者器乐独奏的一些奏鸣曲,乐章见的停顿是“气息”的体现,虽然停顿本身孕是无声的,但结果停顿前上一乐章终止的方式和停顿后下一乐章开始的方式的话,这一段停顿就会变得有美丑之分。涅高兹说[6]:

Not only the fer­mata but also pauses between the move­ments of a com­po­si­tion in sev­eral parts are far from unim­por­tant for the “logic of musi­cal time”. Every teachre who has seen a thing or two in his time will remem­ber the pupil who plays in pub­lic and who, either from stage fright or a busi­nesslike approach begins the sec­ond move­ment — a som­bre ada­gio — when the sounds of the first jolly alle­gro have hardly died away. Thus, entirely dif­fer­ent and per­haps even con­tra­dic­tory moods and emo­tions knock into each other as a result of such haste. Or on the con­trary, the per­former seems to go into a very long brown study; the pause between move­ments becomes an inter­val; you can smoke a cigerette or talk to the friend next to you. My advice to pupils: silence, pauses, etc., should be heard; they, too, are music.

同样的道理,台上的演奏者在乐章间的停顿长短,也是他的巧思所在。相当于中国画里的“留白”。你不懂欣赏不代表所有人都懂欣赏。在乐章间鼓掌,相当于把本来是留白的部分截走,焚琴煮鹤。有时甚至整个乐曲确实已经演奏完毕,但由于该作品的结束不是那种激奋人心的高潮,而是意犹未尽的fade out,你也不宜在声音在音乐厅内的回响尚未消失前抢先鼓掌。这些“不宜鼓掌”全都仅仅因为“乐曲还没完”,并非明明没东西听了,但为着某个死板的理由或者为了显示自己很有教养就故意不鼓掌。



十九世纪欧洲的音乐会[7]

话说回来,西洋古典音乐的音乐厅礼仪(con­cert eti­quette)自出现以来就一直被当作一种教条来争论和批判。就“乐章间鼓掌”而言,最初并没有严格的标准。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莫扎特自己在信中说,他的第三十一部交响曲(“巴黎”),在写作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哪儿哪儿观众一定鼓掌。结果在巴黎首演的时候毫无例外在这些地方观众都鼓掌了。莫扎特很引以为豪。莫扎特这么描述自己作品的第三乐章(alle­gro)在首演时的观众反应[8]:

The andante also found a favour, but par­tic­u­larly the last alle­gro because, hav­ing noticed that all last alle­gri here opened, like the first, with all instru­ments together and usu­ally in uni­son, I began with two vio­lins only, piano for eight bars only, then forte, so that at the piano (As I had expected) the audi­ence said “Sh!” and when they heard the forte began at once to clap their hands.

可见,至少对于这一作品,在莫扎特看来乐曲中间鼓掌是个值得津津乐道的事情。然而,今天如果我们再听这个第三乐章,很多人也许一点也不觉得兴奋到需要鼓掌。



我认为那个感觉虽然不至于要到动手鼓掌,但那种惊叹是相当于在心里鼓掌了。影片Amadeus里记叙了“领导在场”的情况下如何鼓掌的场面。据说,皇帝不先鼓掌的话,后面的人不能先鼓掌以打扰圣上回味。所以身为皇帝的约瑟夫会以一种带头的、显眼的姿势适时鼓掌并回头致意后面的平民听众,意思是“大家现在可以鼓掌了”,以免让大家不知所措。所以,皇上要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必然高贵的行径——包括中途离场。 



古典时期的交响乐作品很规范,各个乐章该怎么开始该怎么结束都有大致的约定。但进入浪漫主义时期这些作曲家就没这么“听话”了,第一乐章就弱进的情况就越来越多(如贝九),把乐章间连起来的情况也不少。例如门小协基本上三个乐章没有可以鼓掌的空隙。如果是第一次听这个作品的听人,对着节目单看,也许整个作品完了,他还犹疑要不要鼓掌,还是静待“第二乐章”。舒曼之类的,还弄了一些“组曲”什么的,本来就不是古典主义时期概念上的“乐章”,就更加不知道该鼓掌还是不该鼓掌。最“坑爹”的要数柴六交“悲怆”。它写了一个异常激昂的第三乐章,乐章结尾非常具有“总结性”,到了“不鼓掌的话不足以平民愤”的地步,但作品偏偏没完。第四乐章——真正的终乐章——是在大家经常形容的“一声叹息”中结束,那种fade out使得一切先鼓掌的人都冒着被旁人皱眉头的风险——“你鼓得太早了!”。



因此,有理由怀疑对某些作品,作曲家本人在写作的时候就希望听众乐章间鼓掌,否则干嘛写成这样?至少作曲家会根据鼓掌情况来了解听众对某一乐章甚至乐章中某一动机的反应——正如莫扎特为它的piano和forte获得鼓掌致意而洋洋自得那样。许多人都把现在“乐章间不准鼓掌”的古怪规定归咎于瓦格纳《帕西法尔》在拜罗伊特首演所发生的误会[9],但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帕西法尔》不鼓掌尚且还不是瓦格纳的原意,因此是个错误的惯例。事实上除了瓦格纳表错意之外,在二十世纪初,有指挥家在演交响曲的时候对观众的乐章间鼓掌明确表达不满。H. Abendroth[10]曾经要求观众不要乐章间鼓掌。这可能是他经常指挥的Bruckner作品本身有宗教气氛,不宜鼓掌的缘故。Stokowski在1929年指挥柴四交的时候,观众在第三乐章之后鼓掌了。Stokowski转过身来示意大家安静,先解释说这个动作并非不高兴大家对他的致意,“但是”,他说:

I have been con­sid­er­ing this mat­ter of applause, a relic from the Dark Ages, a sur­vival of cus­toms at some rite or cer­e­mo­nial dance in prim­i­tive times. When the request pro­gram blanks are cir­cu­lated toward the close of the sea­son I may incor­po­rate a ques­tion­naire on the applause topic and ask for you opinion.’

说完之后他继续演出第四乐章,完后观众似乎是回应Stokowski的话似地,更加肆无忌惮地鼓掌。



在此之后,Stokowski变本加厉地禁止乐章间鼓掌以及整个作品结束后的鼓掌,连“音乐的神圣”都搬出来了。到最后,到底观众有没有权鼓掌的问题不得不通过投票解决,结果以710比199票通过观众有权鼓掌[11]!除了Stokowski外,著名指挥家如Toscanini、Klemperer和Furtwangler都不鼓励乐章间鼓掌(Furtwangler可能是接任Abendroth因此延习了后者的惯例)。这种主张在当时还遭到了反对和嘲笑[12]。包括另一些指挥家和演奏家也对此主张进行了批评。但有趣的是钢琴家A. Rubinstein,在一个访问中反对完这个主张之后,他在同一周的演出中又在乐章中示意听众停止鼓掌……到底乐章中还是别鼓掌的好啊?



指挥家和演奏家们为了防止或阻止乐章间鼓掌也费尽了心思。例如在柴六交的第三乐章结束后(前面介绍过,这里是最容易“被鼓掌”的地方),指挥和乐团的乐师们一律都保持刚演奏完的姿势不动,希望hold住观众鼓掌的热情。假如这还是无法“力挽狂澜”,鼓掌还是产生了,有的指挥会试着转身躹躬希望能使鼓掌尽快停止下来,但这往往使得鼓掌更加剧烈。也有些指挥完全不顾观众鼓掌正酣直接进入第四乐章,哪怕开头那几个动人的小节完全听不见。2003年A. Lazarev指挥柴六交,第三乐章观众鼓掌,Lazarev反讽地反过来向关观众鼓掌,“看谁鼓得过谁”。结果大家以为乐曲完了,喊bravo、喊encore、还有干脆走人的。小提琴家Mutter也是一个受不了乐章间鼓掌和其他不礼貌行为的演奏家。她某年在上海就试过因为观众席有人狂按闪光灯而中途罢演走人了。当时应该是在演莫扎特的奏鸣曲。事实上在2010年她在阿联酋上演门德尔松钢琴三重奏的时候,观众在第一乐章结束后鼓掌了,她向观众说:还有三个乐章呢。结果第二乐章结束还是先有一些零星鼓掌,随之而来的又是“嘘”和轻声责怪的声音。Mutter没有发话。到了整个乐曲结束之后,观众反而不知所措,场面非常尴尬。



不过,中国和阿联酋文化差异很大,连西方社会内部都争个不休的“乐章间鼓掌”问题,在这两具国家当然更加莫衷一是。因此上世纪二十年代关于鼓掌问题争得最热的时候,O. Gabrilowitsch就开明地支持中南欧国家的人听音乐会可以在任何时候鼓掌欢呼表示赞赏,或者扔蕃茄表示愤怒——以配合这些国家人民的风格。他还说了一句值得深思的话:

It is a mis­take to think you have done your part when you buy your tickets.

也就是说,请不要认为大家都一样花了钱进场,谁也就没有权要求你怎么做。不过,关于“南欧国家观众允许扔蕃茄”的主张,我想拿到中国来,就变成了“听交响曲可以像听大戏一样边叫店小二上瓜子儿,边随时叫好”。这就有点过了……



直到2009年在白宫古典音乐会这种如此正式的场合[13],奥巴马还调侃鼓掌礼仪说:

Now, if any of you in the audi­ence are new­com­ers to clas­si­cal music, and aren’t sure when to applaud, don’t be ner­vous. Apparently, President Kennedy had the same prob­lem. He and Jackie held sev­eral classical-music events here, and more than once he started applaud­ing when he wasn’t sup­posed to. So the social sec­re­tary worked out a sys­tem shere she’d sig­nal him through a crack in the door to the cross-hall. Now for­tu­nately, I have Michelle to tell me when to applaud. The rest of you are on you own.

可见,不知道何时鼓掌本身不是件丢人的事情,或者也许幸亏冒失的肯尼迪总统为上述这句话提供了事实支持?事实上,在某些场合,演奏家能让听众在音乐进行的过程中途全体起立——包括卡特总统,那是在Horowitz演奏美国国歌的时候。



乐章间不鼓掌的风气另一个可能的缘头是唱片业的兴起。留声机和《留声机》的普及,使得很多演奏家不止在音乐会现场演奏,还会在录音室演奏。有趣的事情是即使对一些现场录音,录音师也会把乐章间的鼓掌消音处理,以便听起来像个唱片。因此,一种乐章间甚至连咳嗽声都不会有的欣赏体验随着留声机进入千家万户而逐渐变成了主流,并“倒流”到了音乐会现场。可以理解,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是通过唱片录音接触各种曲目的话,在他心目中乐章间本来就不该有杂音。事实上,唱片的流行使得大家越来越不愿意去现场。大家越来越不懂得如何欣赏现场,除了鼓掌、闪光灯等粗鲁之举越来越多之外,一些似乎很资深的乐迷容纳不了一丁点错音,完全丧失了欣赏现场演奏之魅力的能力。



从假鼓掌到真表演

假鼓掌在十九世纪的音乐会场一度十分普遍。音乐厅和经纪人们为了提高音乐会或艺术家的身价,估意制造炙手可热的假象。例如故意请人把空位置坐满以制造“满场”的假象,故意花钱请很多马车夫在音乐厅门外排列,造成“许多名流会聚一堂”的假象等等。至于假鼓掌者(“claque­urs”)则更加常见,以至大家都心知肚名了。这些claque­urs除了要热烈鼓掌、起立、大喊bravo外,还要感动得落泪,比得上专业演员。美少妇落泪的情景,在诸如Heifetz、Szigeti等的演奏视频里经常看到。就算不落泪,也要作被征服状。似乎如果不是这些镜头的话,观众不知道现在该为乐曲感动。这些算得上是MV了。在这些MV的拍摄中一个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乐团或钢琴伴奏的间奏部分被用于插入一些剧情。例如Heifetz演奏维尼亚夫斯基的波罗涅兹的视频里,中间一段钢琴伴奏的部分,镜头从Heifetz的小提琴上移开,听众席有一个人中途离场,跑到音乐厅外面的草众上大喊“Heifetz’s giv­ing a free con­cert!”然后草地上休闲的人们闻声而跑入音乐厅,然后镜头又回到Heifetz的小提琴上,正好乐曲这时小提琴要进来了……Heifetz甚至参演过一个电影叫《They Shall Have Music》(1939),在电影里他扮演他本人。电影是讲述一个不良流浪儿在一次无意中的机会看了Heifetz的表演之后决定学音乐,加入了一个财政困难的穷人音乐学校的故事。Heifetz在电影里的表演了完整的圣桑《引子与回旋曲》,镜头几乎没离开过Heifetz,唯一离开的空当是中间一段纯乐团伴奏的部分,电影转而展示了不良少年的bad con­cert eti­quette——乐曲中途离场。



那时候拍的MV有时候做作到让人忍俊不津。Heifetz、Rubinstein和Piatigorsky曾经组过一段时间的三重奏[14]。有一段视频是拍这三人合作演奏舒伯特和门德尔松的钢琴三重奏。这些作品是多乐章的,结果这个视频只拍他们演了舒的第一乐章和门的前三乐章,带头败坏了乐曲的完整性。而且更古怪的是在演奏的中途这几位本非专业演员的演奏家还需要讲几句台词,做几个动作。这段视频的是第一人称视角的,镜头拍到的就是主角所看到的。而主角是一为男性听众。因此整个视频造成的感觉就是“百万黄金三重奏”专门到你家为你演奏音乐,很尊贵、很达芬奇家具。主人公是在大师门自娱自乐地演奏舒伯特三重奏的中途进入他们所在的房间的,等他们演完第一乐章之后,这个主人公就打断他们,并向他们自我介绍。这一段,三位大师就需要起身走近镜头,装作在听主人公讲话的样子。Heifetz和Piatigorsky只需要做点表情,倒是Rubinstein承担了讲台词的重任。也确实,好像Rubinstein的表情还稍微松弛自然些,其余两位大师的表情则真的不敢恭维。在演奏完门德尔松三重奏的第二乐章之后,鲁宾斯坦还要对着镜头跟主人公商量着说:要么——咱休息会儿?完了Piatigorsky和Heifeitz必须附合道:休息会儿。接着鲁宾斯坦要起身走到茶几前倒茶。演奏家自己败坏风气,乐章间喝茶,这就不说了,关键还演得很生硬,让我觉得像是在看滑稽剧,完全忘记了刚刚结束的第二乐章的意境。估计这几个大师当时边演边气不打一处来,都是恶俗趣味的导演逼他们演的。



所以,不要说乐章间鼓个小掌了,把乐曲拆得支离破碎,中间插点小话剧,把演奏家玩得团团转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什么是真正的礼貌

音乐是美好的事物,京剧和西洋古典音乐都不例外。没人会反对你在家里如何去欣赏音乐,但是出席音乐会是一个社会活动——哪怕你花钱买了最贵的席位,你没有买走演奏者的位置。如果说你花了钱,你有权(按你的方式)欣赏音乐,那么演奏者负出了青春和汗水去练习琴艺,他是否也有权要求观众按他们的方式欣赏音乐呢?恐怕也只有中国人才会有“谁有权要求谁”、“谁占谁便宜”的奇怪思想。



显然,乐章间鼓不鼓掌,甚至歌剧中途叫不叫bravo,没有明确的是非对错。但前提是作为听众你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作品中去了,真心对演奏者表示谢意。而不是以占演奏者便宜为目的地鼓掌鼓到人家出来encore为止,非要待音乐厅亮灯表示结束才一哄而散。



[1] 他们甚至不屑于讲“柴可夫斯基”,非要用“老柴”以显示自怀己作为乐迷之“资深” 

[2] 当然也一定要称“老肖” 

[3] 也是乐迷“暗号”,即Tchaikowsky的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4] 例如很多唱片专门把很多协奏曲的慢乐章挑出来成集。 

[5] 例如柴D的第二乐章改编成的钢琴伴奏版就广泛流传 

[6] Neuhaus, H. (1993) The Art of Piano Playing. London: Kahn & Averill. Trans. K.A.Leibovitch. ↩

[7] 本节部分资料是来自A. Ross (2010). Hold Your Applause! — Inventing and Reinventing the Classical Concert, Royal Philharmonic Society Lecture 

[8] Isreal Studies in Musicology 1996, 6, 17 

[9] 1882年《帕西法尔》在拜罗伊特首演时,第一、二幕幕间都有演员致谢,观众也都鼓掌致意——这是歌剧的惯例。瓦格纳则觉得不需要在幕间举行演员致谢了,原因是这个歌剧的剧情比较深刻,而这些演员在一幕之中进入了角色,致谢时又出来提醒观众他们不过是演员,有点不利于后面几幕剧情的发展。因此他就跟在场的观众宣布,自第二幕之后一直到整个歌剧的结束,不会中途进行演员致谢。结果听众误以为瓦格纳这么决定是因为不喜欢观众鼓掌。结果观众在接下来的各幕间一直沉默,一直到最后。结果瓦格纳不得不再跟观众说他不是叫观众不准鼓掌。在后面几天的重演,观众都不怎么敢鼓掌,瓦格纳在席间带头喊bravo,还被其他观众“嘘”了回去。此后,凡在拜罗伊特(后来也包括纽约大都会)上演《帕西法尔》幕间不鼓掌成了一个惯例,尽管在其他次要一点的剧院这个惯例并没有被延用。很多人把今天乐章间不许鼓掌的规定就归咎于《帕西法尔》首演上所发生的事。 

[10] 一个指挥Bruckner作品闻名的指挥家。他今天唯一的录音就是Bruckner交响曲全集。 

[11] Applause: A Rest Is Noise Special Report 

[12] “After the Funeral March of the Eroica, some­one sug­gested, Mr. Stokowski might at least have pressed a but­ton to inform the audi­ence by (noise­less) illu­mi­nated sign: ‘You may now cross the other leg.’” — D. Mason 

[13] 在Eastroom——总统的起居室——举办古典音乐之夜是白宫的一项传统。 

[14] “其时有个趣味不高的评论家给我们这个组合取了个”百万金三重奏“的绰号。它不胫而走,一下子传遍了美国。为此,我断然停止了自己的参与,退出了组合。”——阿·鲁宾斯坦

伯樵

1)音乐会的规则和礼仪是不断改变中的,马勒之前,歌剧犹如一个party,迟到的,喧哗的,比比皆是,但是马勒在维也纳开创了“谁不准点进场,我就关门”的先例,自此,歌剧院的规矩算是慢慢立起来了;

2)第一乐章之后并非不可鼓掌,但现在不鼓掌是主流;如果听五六十年代的唱片和CD的话,经常能听到乐章间鼓掌,如柴一钢协的二三乐章之间,或是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之间,但实质上,这种方式已经不是主流了;其主要原因是听音乐会的风尚已经改变了,新的规则已经被建立起来了;

3)一般乐章间鼓掌可以出于两大原因,即第一,确实音乐家们表现出了完全超乎水准的表演,有时候观众因为心情激动会鼓掌;第二,如果是协奏曲或是独奏曲,有时一个乐章终结的时候是音乐家solo或是华彩的段落,音乐家以炫技或是即兴为主题(即兴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貌似只有Pires才有即兴的能力,大部分演奏家已经没有即兴的本领了),观众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爱;

4)但是同样,在音乐间鼓掌容易破坏完整感,同时,也会影响音乐家的情感;比如有一次柏林爱乐演奏舒曼,期间有观众为祝贺西蒙拉特的生日唱了生日歌,西蒙拉特虽然很感谢,但是也花了很久再调整情绪;幸好是舒曼,若是勃拉姆斯或是布鲁克纳,估计整个情绪都会完全受影响~

5)责怪资深乐迷嘲讽小白乐章间鼓掌有一定道理,但大体上讲这种责怪是没道理的——跟某些人“责怪”资深乐迷一样,都是本着一种逻辑,在指责另一种逻辑,没什么好讲的,也没什么可嘲讽的;新的规则已经建立;就像中国人以前是喜欢随便问别人工资、年龄、体重,小脚侦缉队的居委会大妈是可以随意打探别人家隐私的;但现在随着中国人越来越重视隐私,很多话再问就变成冒犯了,特别是生人之间;但是亲朋好友之间还是可以不顾忌这些“礼教”——古典音乐的法则大体也是如此,很多东西已经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没必要去“刻意不遵守”,或是拿着“历史”来给“外行”背书;

6)传说威尔第的《纳布科》首演的时候,观众听到其中的名段希伯来奴隶大合唱《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过于激动,甚至场中就要求重唱一遍;虽然这个故事被认为是虚构的,但是可以反映出来,在很多历史时刻和highlight时刻,是可以出现不符合传统礼法的惊人之举的;但小白鼓掌显然不在此列;小白鼓掌有时真的是起哄,而不是当真懂音乐,有时甚至出现过一个乐章没完,只是出现了物理停顿,就有人鼓掌的状况(不要以为只有国内有,国外也会有;不要以为只有生僻曲子有,维瓦尔第《四季》也会有人打断);

7)现在能听到CD唱片里面出现现场版观众鼓掌一般都是东欧、俄罗斯录制的了,现代音乐会礼仪最先在西欧和奥地利建立,然后开始东渡中欧和东欧和西渡北美,最后等中国人和日本人开始喜欢古典乐以后,现代音乐会礼仪基本已经确定下来了~

8)当然,世事难料,还是会有一些政治特例,比如苏联入侵布拉格之后,苏联的交响乐代表团在伦敦演出的时候,就遇到了政治性的抵制,因为当时的音乐会也是通过BBC直播的,所以抗议者希望通过广播让大家听到抗议之声,当然,这个已经完全beyond the classical了~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