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IT管理方法研究与实践

  • A+
所属分类:系统文档

建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的推进,以及企业级、模型驱动、组件化、SOA、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给IT开发、测试和运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级应用和数据规模更大,应用组件化和业务扩展更灵活,基础设施架构弹性和资源伸缩性的要求更高,传统的IT开发和运维体系面临巨大挑战,IT管理转型势在必行。

目前,业界每一种方法论都针对特定的领域,侧重点不同,各有所长,覆盖的流程不完整,跨领域的信息整合不足,部分领域又有重复和衔接问题,不能直接套用,无法满足建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要求。

在IT支撑工具方面,建行自行开发或引进了多个管理平台或工具,如项目管理平台、架构管理工具、需求管理工具、测试管理工具、配置管理工具、运维管理平台等,同时也考察了业界其他主流IT管理工具。这些工具功能强大、灵活,但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这些工具只针对部分领域或阶段,二是工具之间没有有效集成,三是有些工具不能达到新一代工艺的管理粒度和管控要求。

全生命周期IT管理模型创新

为建立企业级、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IT开发和运维管理体系,建行充分借鉴了业界方法论和国际最佳实践,结合建行实际情况,建立了完整的全生命周期IT管理业务模型。

全生命周期IT管理模型涵盖了业务关系管理、需求管理、企业架构管理、项目管理、资源管理、开发管理、生产变更管理、运维管理等IT管理相关领域,以及需求评估、项目可研、立项、开发、测试、上线、运维等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IT管理模型定义了过程(活动、任务、步骤)、角色、规则、输入、输出等要素。IT管理模型共包括3个一级流程、19个二级流程、54个三级活动、362个四级任务。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全生命周期IT管理方法研究与实践

图1 全生命周期IT管理模型


1.博采众长

为了保证IT管理模型的先进性,建行充分借鉴了COBIT、PMBOK、CMMI、ITIL、TOGAF、DevOps等IT开发和运维管理相关的国际最佳实践或国家标准,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在IT管理建模过程中,建行继承和吸收了长期以来IT开发和管理方面的优秀成果,尤其是新一代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创新成果和管理经验,如新一代实施工艺、全脉络质量管理、架构管控流程等。此外,还参考了业界部分IT管理软件领导厂商的先进理念,借鉴了部分国内同行业的IT管理实践。 

2.全面覆盖

全生命周期IT管理模型全面覆盖了IT管理的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管理领域的覆盖、生命周期的覆盖、管理层级的覆盖。


(1)管理领域的覆盖。IT管理模型分为三大管理领域IT规划、IT建设、IT运维,又细分19个二级领域。

IT规划领域:定义了企业级架构和组织层面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架构管理、业务关系管理、资源管理、组合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

IT建设领域:定义了IT系统开发和实施层面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管理、需求管理、开发管理、生产变更管理、资产管理、配置管理等。

IT运维领域:定义了IT系统服务和支持层面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服务请求和事件管理、生产问题管理、运维监控管理等。

(2)全生命周期的覆盖。IT管理模型描述了需求评估、项目可研、立项、开发、测试、上线、运维等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从业务部门提出原始业务需求开始,经过业务需求分析评估、定义业务模型、定义项目、审批项目,到计划项目、获取资源、监控项目、验收项目等管理活动,以及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发布等工程活动,再到生产变更、运维监控、处理生产事件和问题,最后将系统缺陷或优化需求反馈开发活动进行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对IT开发和运维管理实现了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的覆盖(见图2所示)

全生命周期IT管理方法研究与实践

图2 IT 管理模型实现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覆盖


(3)管理层级的覆盖。IT管理模型不仅定义了各管理领域、各生命周期阶段的各项活动和任务,还定义了执行每个任务的角色,涉及到各业务部门、IT管理部门、IT开发部门和IT运维部门,包括部门领导层、部门各级管理层到项目团队成员。

3.业界领先的建模方法

IT管理模型采用了新一代企业级业务建模方法。企业级业务建模方法是业界领先的建模方法,是建行新一代转型方法的核心,也是新一代重要创新之一。企业级业务建模是业务需求描述的一种规范化方法,能够标准化、结构化、规范化描述业务需求,并且能够描述最细颗粒度的业务需求。其主要特点如下。


企业级:通过去差异化形成企业统一的业务流程。

标准化:用标准化语言描述业务。

层次化:从价值链出发层层细化,明确了每个业务流程在整个企业流程中的定位。

全生命周期IT管理平台创新


基于全生命周期IT管理模型,建行研发了一套企业级、覆盖全生命周期、承接新一代管理方法的IT开发和运维管理平台,通过自动化工具对需求、架构、开发、测试、投产、运维等过程进行管控,实现IT开发、测试和运维集成,快速响应业务需求,支持IT管理由系统工程到企业工程的转型。全生命周期IT管理平台在技术上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采用了新一代企业级组件化SOA架构、集成了业界先进的软件工具、新颖的用户体验设计。

1.组件化SOA架构

IT管理平台的基础框架采用了新一代企业级组件化SOA架构平台。灵活的企业级框架和SOA架构开发,遵循标准化、组件化的原则,开发公共组件提供标准化服务实现共享,达到灵活响应和快速支持管理业务转型的目的。平台采用开放性设计,并采用业界先进技术及BPMN

流程标准,允许更多的工具接入及自身扩展,以满足个性化的管理需求。


2.工具集成

IT管理平台的目标是实现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的IT开发和运维支持,但对建行现存的一些工具并不是全部重构,推到重来,而是根据工具的使用情况和技术特点进行评估,对一些使用情况良好、技术独特、业界先进的工具进行保留并与IT管理平台进行集成。IT管理平台集成了众多业界先进的工具,如:企业架构管理工具、配置管理工具、项目计划管理工具、测试管理工具、分析设计工具、开发工具、运维服务管理工具等。


通过工具集成,吸收和利用了业界先进工具的精华,有效消除了这些工具单独使用时的局限性和重复性等弊端,取长补短,形成了IT管理生命周期全流程的完整循环和良性互动。  

3.新颖的用户体验

IT管理平台非常重视用户体验方面的设计,结合新一代用户体验模型,采用了全新的UI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方法,主要体现在:


扁平化风格:采用业界领先的扁平化UI设计风格,去除冗余、厚重和繁杂的装饰效果,凸显信息本身。


响应式布局:自适应窗口和分辨率, 面包屑导航,12列的响应式栅格结构、丰富的组件、JavaScript插件、排版、表单控件。

创新收益

企业级、全生命周期IT管理平台基于IT管理模型,承接新一代创新管理成果,为IT管理长效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已经成为建行IT领域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协作平台,为理顺流程、提升效率、节省成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了全生命周期IT管理体系全面落地的目标。

1.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全生命周期IT管理平台依托企业级IT管理模型打破“信息孤岛”,以企业级视角保证全行IT管理数据整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平台支持需求、架构、项目、资源、开发、运维等众多领域的管理功能,贯穿了从原始需求提出、业务建模、立项、开发实施、项目验收到运维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实现了企业级IT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一体化、自动化和分级协作管理。平台集成众多工具,对信息数据进行结构化、标准化,实现了关键对象全程可追溯,提高了IT管理自动化水平,提高了企业级IT信息共享和IT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IT管理平台,业务部门、IT管理部门、开发部门和运维部门相关人员可以在线完成相关领域的业务申请、处理、审核和审批,如:需求评估、项目立项等;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查看KPI(关键绩效指标)和各种报表,了解总体情况或细节,如:企业级需求池状态、项目分布图、项目绩效指标、项目详细信息等。


2.精细高效的开发过程管理

IT管理平台对开发过程管理进行了全方位一体化的支持,实现了企业级、中心级、项目级多层次、全方位的协同管理,实现了计划管理、任务分派、工时管理、人员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配置管理、项目监控报告等。

IT管理平台为开发管理人员提供了360度项目实施信息的实时监测,实现项目状态可视化,灵活展示关键指标,灵活定制查询和报告。

IT管理平台为开发人员提供了高效工作平台,支持开发人员同时承担多个需求、多个版本的开发任务;支持高效的跨团队沟通交流和协作;提供在线帮助,方便获取最新开发规范、模板、工艺等指引;支持对需求、设计、代码以及测试情况的有效追溯。

IT管理平台为测试人员提供了实时缺陷跟踪的手段;支持测试人员与开发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实现需求与测试用例的关联,保证测试用例的有效性;实现缺陷与开发任务分配、代码版本的关联,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全生命周期需求跟踪管理

需求管理是IT开发管理最重要、最困难的领域之一,而需求动态跟踪管理更是难点中的难点,业界没有任何工具或产品能够实现从业务部门提出业务需求,经过可研分析、立项审批、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到投产上线的全过程动态追踪,尤其之中还要考虑到需求变更、需求的分解演变带来的复杂影响。IT管理平台通过信息结构化、统一入口、多领域信息集成,实现了企业级、全生命周期需求跟踪矩阵,实现了端到端的需求动态跟踪管理。

需求跟踪矩阵,覆盖了需求、架构、项目、资源、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上线等众多领域或阶段的实体对象,实现了对需求演变和状态的全程追踪。需求跟踪矩阵,提供了多视角的需求跟踪手段,既可以从需求角度统计分析所有关联项目,也可以从项目视角统计分析所有关联需求的实施进度、需求变更历史。

通过需求跟踪矩阵,业务部门可以了解业务需求是否被批准开发,以及开发的进展状态;需求管理员可以监控需求在开发过程中是否偏差或遗漏,也可以对需求变更进行影响分析。 

4.企业架构资产全景视图

IT管理平台与架构资产工具进行了集成,实现了企业架构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控的流程,将架构的信息采集和管控与需求管理、项目管理、分析设计等领域进行融合对接,在项目开发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架构要求下达实施技术目标和约束,通过架构评审和检查落实架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采集信息持续完善架构资产,通过变更和准入管控流程,统一管理和维护IT架构资产,为IT架构管理工作的流程化、标准化、结构化、精细化提供了支持。

IT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企业级架构资产的全景视图,支持对企业级IT架构模型进行钻取式阅览,比如:可以从业务组件,找到支撑的应用组件,再找到支撑的逻辑子系统,再到物理子系统,再到部署单元,从上到下,进行深度探寻。“以数据为中心、多视角灵活展示”的企业IT架构模型,形成了企业级的统一架构视图。

5.开发和运维高效联动

IT管理平台建立了开发领域和运维领域的有效联动,提高了自动化水平。一方面通过生产变更流程和投产版本控制实现开发版本与运维管理有效衔接;另一方面,生产事件和问题管理中发现的系统缺陷或优化需求自动反馈到开发活动中进行处理,开发和运维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开发和运维的高效联动还表现在:在开发环节增加运维需求和质量评审环节,甚至将部分运维管控环节前提到项目审批阶段,如基础设施可研、非功能需求管控等;在特定的工作场景中开发和运维之间可以共享信息和知识,如版本配置信息、物理部署信息等。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